第一期技术管理骨干培训总结
——潮州项目部 工程部部长 单鹏飞
第一期技术管理骨干培训在翘首企足中召开,在万众瞩目中结束,经过4天的智慧碰撞,将自己片段式的知识进行很好地重组、补强、强化。对本次培训的个人总结如下:
一、拓展培训
1.1角色认知、观念态度
在项目部这个大团队中,部门主管相当于纽带作用,在整个项目部是起着上令下达,下情上报的作用,是项目部运行环节的较为重要的一环。因此对待工作的态度很重要,态度决定一切,在工作中积极观念态度是一个优秀主管主观的支撑作用。积极的观念心态会有一种进取心,会带有真情去工作,用感恩的心去工作,会直接影响工作的质量。只要脚踏实地,摆正自己的位置,把握住自己的角色,肯定能在工作的舞台上施展自己。
1.2团队协作、分工
培训过程中,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团队协作,团队协作是整个项目成功的基础,依靠团结的力量,超越个人能力的局限,发挥整个团队的协作作用,产生1+1>2的效果。人们常说:“一招不慎,满盘皆输”,整个项目部运行就如下棋,输赢系于每个棋子的作用,如果整盘棋局输了,位置再重要的棋子也没有什么价值。
工作中要用经营性的思维去管理团队,了解团队每个成员的性格品质,然后给予不同的分工,各司其职,坚守职责,默契配合。公司在职能分工方面有完善的制度,我们每个人要做的是高效完成自己的工作职责。项目部完成整个工程施工过程就像狼群捕猎的过程,都必须高效的团队协作和明确的团队分工,独狼并不强大,但当狼以集体力量出现在攻击目标之前,却表现强大的攻击力。只有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测量员准确的测量,技术员高效的管理,质检员严格的验收,所施工的工程才能成为优秀工程。
1.3执行力、反馈机制
执行力就是战斗力,执行力就是按照标准和上级要求,不折不扣的完成工作。而且在工作中必须坚持执行、执行、再执行的原则。只有奋勇向前,高效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,整个工程进度才能很好地向前推进。
在工作中反馈机制是团队运行中高效的一环,上级交代任务后对完成情况及时反馈,并且根据自己了解情况提出自己解决方案,上级领导就可以更快、更全面的做出决策,而不是瞎子摸象、盲人骑马的做出判断。
1.4有效沟通
与同等部门或者其他单位沟通时要以事实为依据,用数据说话,而不能凭自己的主观臆断,在沟通过程中应用“沟通三明治”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。说话时应让他有一种被需求的感觉,人都是有一种被需要的感觉胜于执行的感觉。
在实际工作中对分包商管控是一个关键工作,但不论在思想上或学历上,项目部技术人员与分包商现场管理者都可以说是不同群体。于他们管理沟通时,首先要做的就是身份的认同,在他们心里其实是渴望得到你的肯定,而不是强压施工任务站在他们的对立面,其次是要肢体语言的配合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成一片,同时辅以语言上、肢体上进行一致,并寻求一致的目标观点。
1.5员工教导
工作中不但要完成自己部门主管的职责,还要做好公司代言人、员工培育者的角色。项目部新员工都是90后,而且很多都是独生子,他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,而且他们是从莘莘学子的角色进入一个工程人的角色,心理过程是痛苦的,所以不但平时工作过程中对他们进行指导,更重要的是在业余生活中的关心。项目部开工至今项目部新员工无一人离职,这也是我们整个项目部努力的结果。
在新员工培育过程中更是要注意方法而不是采取高压。人类记忆过程就是听过就忘记,看见再想起,动手才理解,所以在对教导新员工时应该说给他听,做给他看,让他做做看,但自己在导师带徒及新员工教育过程中总是缺少“做给他看”这个重要环节,就像夹心饼干少了中间的奶油。这点在以后工作中做针对性的提高改正。在工作能力培训之余还要教导他们对人际关系和处理方法的辅导,让他们从学生时代的“散养”中尽快的转变成在公司制度管理下“圈养”的状态。
有一句我会时刻警醒自己“没有干不好的员工,只有不会带员工的管理者”。
1.6时间规划
每天晚上应该规划明天的任务,对明天的任务进行分解,这样每天做事就可以有条不紊,紧张有序的完成所有工作职责。每天的时间是固定的,但工作是动态的,所以在时间规划上应合理任务,保留富余量,以应对突发时间。
二、基层主管管理技能提升
2.1、施工策划
这次培训时陈光垣老师给我们讲解技术管理的课程,感触最深的就是施工策划的重要性,一个好的施工策划时实现安全文明、质量、成本的重要保证。施工策划是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指导书,每个工程的水文气象条件、人文环境都不相同,但是都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:①能保证工程安全文明及质量目标,②施工策划或方案可有效实施③成本目标必须明确。
在项目部接到旧码头拆除与修复工程设计变更的通知后,立即着手组织对该工程的施工策划的编制。经过探讨,对关键分项方块内水下混凝土浇筑先行制定出两个较为可行的方案,具体方案如下:
方案一
方块拆除后,先行采用人工清除底层方块内残余块石,然后进行安装,完毕后采用平板驳做平台,履带吊吊运导管,岸上泵送混凝土的方式进行浇筑。
方块拆除数量为16块,可全天进行作业,考虑到水下不确定因素,需8天完成方块拆除作业,则起重船机台班费8*12000=9.6万元
方块拆除后需对旧基床进行处理施工面积为1069㎡,开挖、回填夯实机整平施工共需20天, 则起重船机停滞台班费用为20*7400=14.8万元;
水下混凝土浇筑工程量为460m³,考虑到需低潮施工及移船定位时间,预计需7天,平板驳及吊机均为基床施工期间租用,因此仅有租赁费用,无船机调遣费,泵送管支撑架制作费用1万元。则水下混凝土浇筑总费用为7*(4000+2200)+1=5.34万元。
总费用为:9.6+14.8+5.34=29.74万元
方案二
方块拆除时则直接吊运至过渡段方块之上,方块底板厚度为0.55m后,过渡段方块顶标高为+0.6,则潮水≥+1.05m时均为干地施工,因此可采用岸上直接泵送混凝土的方式进行浇筑。潮水涨潮至+2.2m时再利用海水浮力吊离已浇筑混凝土方块。
方块拆除数量为16块,计划高潮时拆除寄存至方块、浇筑,起重船继续调离方块至下潜坑寄存,全部拆除后在基床开挖、夯实整平的档期中再对下潜坑寄存的方块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。拆除时按照2块/天进行,预计需要8天;第二次混凝土浇筑时间为8天,则船机停滞时间减少8天。
总费用为:8*12000*2-8*7000=13.6万元
采用第二种方案时则对工艺不同部分费用可节省:
29.74-13.6=16.14万元
节省费用可占对于整个旧码头修复与加固工程设计变更费用的2.2%。
2.2、开源节流
肖自明老师在工程成本管理实务的课程讲解过程中,我感触最深的是“开源节流”这四个字。开源中最重要的就是“二次经营”,节流就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,减少成本开支。
项目部在收到施工蓝图之后,即进行了全面的图纸审核,发现东护岸直立段方块基床为三台阶式基床(见图2.3-1),方块在实际安装过程中需要分三次进行安装,起重船机不可避免在第一批次安装完成后出现停滞台班,在第二批次安装完成后增加一次进退场费15万元。根据这个实际情况,项目部对业主单位进行了积极地沟通,将三台阶式基床变更为双台阶式基床(见图2.3-2)。变更后业主单位既减少拆迁面积550㎡,也较少了基床挖泥量近600m³,同时项目部也节省起重船机进退场费15万元,成功实现了双赢的局面。
图2.3-1 东护岸直立段三台阶式基床
图2.3-2 东护岸直立段双台阶式基床
另外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减少夜间走廊灯照明数量,每排宿舍走廊灯打开一盏,既能达到夜间照明的安全要求,也能将夜间照明电量减少至原来的50%;在电量使用统计时,发现夜间“偷”电大户是洗澡间的8台热水器,于是设置定时开关,在夜晚十二点之后至白天十二点之间设置为断电模式,大幅度减少夜间的电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