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期技术管理骨干培训心得
——大小嶝项目部 经理助理 谭博珍
带着工作上的困惑,参加本次公司组织《第一期技术骨干》培训。经过整个阶段的学习及各位培训老师的启发下,受益匪浅、感触颇多,不仅弥补工作中自身业务(成本、采购、工艺)技能方面的不足,还提升自己在项目部团队中正确的角色定位、有效沟通及激励部门员工方式方法等。现将此次培训总结分享如下:
1.拓展训练的收
在“平衡运球”、“雾里看花”、“孤岛求生”、“交通阻塞”等一系列活动中,虽然带给我们乐趣,但很多方面是值得去思考、学习、借鉴。比如:在组建团队任务中,在有限时间里,要合理分配时间,要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创造力,迅速统一意见,让资源、效益取得最大化;平衡运球任务中,在激烈竞争中,要随条件的改变及时优化方案或技术创新,才能获得更大收获;孤岛求生任务中,作为基层主管,就好比三明治中间的蔬菜,不能以自我为中心,要起承上启下的作用;交通阻塞任务中,告诫我们接到新工作就要不断去尝试,寻找问题,分析原因,制定和实施措施,即常说的PDCA原则。
2.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
往往在项目部中角色改变的表现,发现很难尽快适应新岗位,主要表现在“猴子窜岗”、没有号召力、处理问题草率、工作习惯和方式未改变、自己很累下属很闲等等一系列问题。
王国庆老师首先引入“问题猴子”案例,结合本次培训层次架构,深入剖析基层主管如何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。回顾基层主管角色定位整堂课,自己归纳为三方面:对上级就是服从、执行交代任务,接受训练,协助开展工作;对同级部门视为内部客户,支持和配合工作;对下属管事理人,多沟通、多辅导、多激励。
简单的几句话,只是勾勒出大致的工作方向,要切身实际运用到工作中去。首先自己要不断学习和总结,提升自身素养,在业务技能方面满足岗位任职要求。其次把每份工作,当自己的事业去做,多思考、多做才能成为领导的合格助手,多换位思考、多沟通才能成为同级部门的支持者,多辅导、多激励、多点耐心才能成为部门的优秀教练。
3.建立有效沟通渠道
在生活、工作中,我们面对团队来五湖四海,不同年龄阶段、不同文化、不同性格等等差异,都需要沟通来建立相互之间联系,看似简单的语言、肢体交流,往往因沟通中情绪化、方法不妥,信息就会被曲解,从而达不到沟通的目的。
如何建立有效沟通?王国庆老师在培训课上,分析四种人(和平、完美、活泼、力量型)际沟通风格模型,详细阐述有效沟通的三环节:表达、倾听和反馈。
如何建立有效沟通渠道,培训课上找到了答案。首先改变身份,用自身的态度和说话行为模式影响他人,从而改变对方在你心里的身份定位。其次三思而后行,特别是我们处在基层主管岗位要与上级、下级和同级沟通,注意场合及说话方式。应该是与上级沟通中,接受任务要仔细聆听、要点明确;请教问题不单汇报问题,多提解决方案;有相反意见,先聆听后沟通。对下级反馈问题不要急着说,先听听看;多说小话,少说大话;工作中多点鼓励、指导,少批评指责。对同级工作中职责界定清晰,减少边际责任;以公司和项目部利益为重,忌个人主义;有不同意见时,易地而处,站在对方立场思考问题。
4.拓宽业务技能
往往项目部在后期从节约成本、员工培养等方面考虑,许多部门主管均一岗多职,自己曾兼职多个部门,深知熟悉每条业务线是非常有必要的,因此在培训的最后1天,公司安排采购、成本和工艺部门经理对相关业务流程进行简单讲解,弥补其他业务技能方面的不足之处。
培训是提升其他发面业务的渠道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项目部将结合每周一课、新员工轮岗、读书活动等多元化模式,学习各方面业务技能,提升业务能力。
5.总结
作为基层一员与来自其他各基层主管共同学习、交流,倍感珍惜此次机会,感谢公司提供这次宝贵的培训机会,看到公司对基层主管成长的重视。在今后的岗位上,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创新,敢于亮剑,在港工行业创造更多效益,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。